保存成功!
噶玛噶举派高僧噶玛拔希(karma pakshi,1204-1283)因在元宪宗去世后的汗位之争中失势,1264年返回噶玛噶举主寺楚布寺,1283年圆寂。噶玛拔希出生在今四川甘孜州,幼年被认为是噶玛噶举派的创立者都松钦巴(dus gsum mkhyen pa,1110-1193)的转生。噶玛拔希圆寂前对西藏各教派的形势和噶玛噶举派未来发展做了思考,想到采用转世的办法来选拔教法传人,以保证该派香火的延续。他委任邬坚巴·仁钦贝(u rgyan pa rin chen dpal,1230-1309)为楚布寺的住持,令其寻找自己的转世。1288年,邬坚巴·仁钦贝通过访查、让幼童辨识噶玛拔希遗物等方式,确定今西藏吉隆县一位陶匠的儿子攘迥多吉(rang vbyung rdo rje,1284-1339)为噶玛拔希的转世灵童。攘迥多吉成为藏传佛教历史上第一位转世活佛。噶玛噶举派以都松钦巴为这一转世系统的第一世、噶玛拔希为第二世,攘迥多吉为第三世(参见图版83)。元宪宗曾赐噶玛拔希金印和金边黑帽。从此,这顶黑帽成为噶玛噶举派噶玛巴(亦称黑帽系)活佛系统传承的标志。攘迥多吉被迎入楚布寺后,7岁受沙弥戒,18岁受比丘戒,并参加僧团活动。这一做法成为后世活佛必须遵循的成规。
1333年和1337年,应元文宗(1304-1332)和元顺帝(1320-1370)的召请,攘迥多吉两次前往大都(今北京),为皇室说法。元顺帝先后封他为“圆通诸法性空佛噶玛巴”、“灌顶国师”,赐玉印、金字圆符、金银珠宝和一些寺院。中央王朝的册封和赏赐,是噶玛噶举派活佛获得崇高政教地位和稳固经济基础的重要条件,为这一系活佛的存续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攘迥多吉的弟子扎巴僧格(grags pa seng ge,1283-1349)在攘迥多吉进京时主持楚布寺,因学识和道行卓异而被元顺帝封为灌顶国师,并获赐一顶红帽。1349年,扎巴僧格圆寂后,噶玛噶举派寻访并确定喀觉旺波(mkhav spyod dbang po,1305-1405)为噶玛巴红帽系二世活佛。由此开始了该派夏玛巴(亦称红帽系)活佛的转世。
元明之际噶玛噶举派活佛均受到中央王朝的册封,并定期向朝廷进贡,履行职责。攘迥多吉的转世若必多吉(rol pavi rdo rje,1340-1383)出生在今西藏边坝县境内,1352年被迎请到楚布寺,被确定为四世噶玛巴活佛后,曾受当时西藏地方的帕竹政权的首领大司徒绛曲坚赞(byang chub rgyal mtshan,1302-1364)的接待,进藏的元朝宣政院院使也曾经看视他。1360年应元顺帝之诏前往北京,受封为“持律兴教大元国师”,并受赐水晶印。1374年开始每年派使向明朝进贡。